【編者按】今年因受疫情影響,許多行業(yè)將目光轉向了短視頻尋求出路。雖然新東方等教培巨頭通過加入短視頻 + 教育后節(jié)省了獲客成本,并收割了一波流量紅利,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中小教培機構都能從短視頻 + 教育模式中獲利。無論對短視頻能否成為在線教育的風口,還是教培機構能否把握難得的機遇成為紅利贏家,實現企業(yè)品牌提升仍是未知數。
在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赴全國兩會提案的前一晚,他出現在了抖音直播間,手里拿著寫著郵箱網址的白紙,呼吁網友就教育感興趣的話題向他提問,并分享了對碎片化學習的想法。
這已是第N次網友在抖音直播間看到這位胡潤百富榜上身價超155億的教育企業(yè)家的身影。就在上月,他還與曾經的王牌名師李旭通過抖音互動為新東方帶了一波流量。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許多行業(yè)將目光轉向了短視頻尋求出路。
01短視頻賦能教培機構 流量紅利降低獲客成本無論是攜程梁建章6場直播帶貨1億,還是俞敏洪和諸多希望通過短視頻打造自身品牌形象的老師入局,都表明短視頻收割流量背后有著不俗的實力。
短視頻 + 教育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大佬及各家教育機構的青睞,有賴于線上直播方式幫教育機構緩解因高獲客成本帶來的現金流壓力。
而據Quest Mobile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在線教育用戶量突破了4.8億,各家在線教育機構的平均獲客成本超過了千元,高達萬元。
當原本通過地鐵等場所砸廣告獲取公域流量的方式無法再獲得流量紅利時,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獲取高信任度的私域流量成了教育機構降低獲客成本,實現更多體驗課用戶轉化的新途徑。
短視頻除能吸引一批希望借流量紅利分得一杯羹的教學機構外,也給不滿足于校園教學的老師一個更大的平臺來展現自我,打造一批具有個性化教學風格的網紅老師。得益于平臺流量紅利,一些老師在俘獲千禧一代芳心的同時,也實現了月入百萬的收入。
02短視頻塑造名師效應 受千禧一代推崇因抖音流量紅利走紅的網紅老師不在少數。除新東方的李旭外,還有優(yōu)樂說學院創(chuàng)始人、原英語流利說運營總監(jiān)覃流星(Alex)。Alex在講課時更注重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與網友開展互動,在短短6個月時間里就吸引了超1000粉絲的關注。
與抖音直播課火熱程度勢均力敵的還有快手和廣受千禧一代歡迎的B站。
如果說2020年的疫情讓線下教培機構經歷了難熬的“至暗時刻”,那么對快手而言,短視頻帶來的紅利卻讓它站在了教育行業(yè)的風口上。“上快手做教育”已成為行業(yè)默認的一股風潮。
據快手去年發(fā)布的《2019快手教育生態(tài)報告》顯示,快手上的教育類短視頻累計達到2億,作品日均播放總量超22億,日均點贊量超過6000萬,包括素質教育、三農、職業(yè)教育、學科教育四大垂類撐起的知識內容池。
快手進入短視頻教育賽道的契機是快手上出現了大量由用戶推送的知識類內容。這讓抖音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察覺到短視頻與教育融合背后存在的潛在商機,也讓他考慮涉足這一陌生領域,并在2018年6月推出了快手課堂。
快手課堂為音樂、繪畫等細分領域的技術專家和長尾端的學習者搭建了溝通的橋梁,降低了系統(tǒng)性技能學習的成本。
03短視頻教育痛點依舊 教培機構窗口紅利期剩半年但由于不像得到和樊登讀書會主推面向高知群體的知識付費內容,快手的客戶定位決定了它在內容上更傾向傳播實用和普及性的知識,推出的課程并非是針對某本書或某個教育理念的深入解讀,而基本屬于知識普及類內容的分享。
舉例來說,快手比較常見的課程包括《如何使用電腦軟件模擬宇宙》、《Excel速成班》等類型。
雖然快手課堂本身它滿足了下沉市場年輕人習慣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習慣而受到千禧一代的歡迎,培養(yǎng)了一批忠實的付費用戶,但它的教育內容價值其實不算高。
而且碎片化教育很難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思考的習慣。而且由于快手平臺自帶的娛樂性屬性,讓一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學習內容上,反而可能將更多關注放在彈屏上。
2018年11月,快手利用短視頻流量紅利實現了破億收入,在2019年10月實現由C端知識創(chuàng)作者到B端教育機構的升級,并在2020年迎來了第160萬位付費學員。
三億的DAU(日活用戶數)不僅讓北塔資本沈文博甘心犧牲每晚10點的休息時間,準時出現在快手聊天室,與網友熱烈地談論各種關于教育創(chuàng)業(yè)的話題,也引得了好未來、猿輔導等區(qū)域性教培巨頭的入駐,讓留給中小教培機構的窗口紅利期縮短到了半年。
雖然新東方等教培巨頭通過加入短視頻 + 教育后節(jié)省了獲客成本,并收割了一波流量紅利,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中小教培機構都能從短視頻 + 教育模式中獲利。
無論對短視頻能否成為在線教育的風口,還是教培機構能否把握難得的機遇成為紅利贏家,實現企業(yè)品牌提升仍是未知數。
也許中小教培機構可以通過打造名師的方式來重塑自身品牌形象。一名來自山東濱州線下教育機構,擁有10多年教學經驗的數學、物理老師,通過運營快手教學,實現了106萬粉絲,10余條爆款視頻和約2萬次的交易量。
同為短視頻平臺,入駐的企業(yè)之間也將經歷一輪殘酷的行業(yè)洗牌。對缺少像李勛這樣具有強個人IP網紅老師的教培機構而言,如何打造和培養(yǎng)具有獨特講學風格的名師團隊,推送符合千禧一代喜好的優(yōu)質產品將成為決定企業(yè)能否在加速洗牌的行業(yè)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而對于短視頻 + 教育能走多遠的問題,筆者覺得應該理性看待,一方面抖音、快手等平臺確實給了有實力和個人教學魅力的老師展現自我的平臺,同時能通過名師打造來幫助教培機構解決招生難的問題。
但另一方面,由于短視頻平臺開始的娛樂性定位難以保障教學深度,并存在割韭菜的嫌疑,想要真正靠短視頻平臺推出兼顧市場認可和深度的教育內容存在困難。流量紅利過去后,短視頻 + 教育能走多遠?這仍是一個未知的謎題。
網頁名稱:流量紅利下的“短視頻+教育”能走多遠?
新聞來源:http://www.chinadenli.net/article8/cgjhi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維護、外貿網站建設、面包屑導航、網站制作、網站內鏈、建站公司
聲明:本網站發(fā)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