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SSH客戶端系列文章目錄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建站服務(wù)項目包括大通網(wǎng)站建設(shè)、大通網(wǎng)站制作、大通網(wǎng)頁制作以及大通網(wǎng)絡(luò)營銷策劃等。多年來,我們專注于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利用自身積累的技術(shù)優(yōu)勢、行業(yè)經(jīng)驗、深度合作伙伴關(guān)系等,向廣大中小型企業(yè)、政府機構(gòu)等提供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解決方案,大通網(wǎng)站推廣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目前,我們服務(wù)的客戶以成都為中心已經(jīng)輻射到大通省份的部分城市,未來相信會繼續(xù)擴大服務(wù)區(qū)域并繼續(xù)獲得客戶的支持與信任!
SSH(Secure Shell)協(xié)議在遠程登錄時比較常用,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功能也很好用,比如端口映射,X11轉(zhuǎn)發(fā),sftp文件傳輸?shù)取?/p>
以下三篇文章將介紹golang版SSH的遠程登錄功能,端口映射功能及sftp文件傳輸功能。X11包含GUI的一些操作,沒有找到相關(guān)的包,故不做介紹
通過golang自帶的ssh包 golang.org/x/crypto/ssh 可以實現(xiàn)遠程登錄功能, 默認是不支持tab鍵和上下箭頭的 ,
通過導(dǎo)入golang.org/x/crypto/ssh/terminal來創(chuàng)建VT100終端可以支持tab等功能,讓golang版本的ssh客戶端體驗和平時用的其它客戶端差不多。
說明:這里筆者使用 gobot框架
官網(wǎng):
執(zhí)行下面命令:
命令執(zhí)行完成后,會生成一個main的二進制文件,那個就是我們的程序
備注:如果你想編譯其他版本的樹莓程序?修改 GOARM 即可
GOARM=6 (Raspberry Pi A, A+, B, B+, Zero) GOARM=7 (Raspberry Pi 2, 3)
備注:總結(jié)后面有上傳腳本 ^?_?^
1.請確保你已經(jīng)連接到樹莓派了
2.如果無法上傳,或者報錯,請查權(quán)限是否正確
執(zhí)行上傳命令:
scp main pi@192.168.1.xxx :/home/pi/
1.請確保你已經(jīng)連接到樹莓派了
進入 /home/pi (就是你剛上傳的文件路徑)
運行它: ./main
祝你好運!
1.上傳文件的時候,請注意命令
2.不知道如何ssh登陸樹莓派?(請看我上一篇文章)
3.當然需要一點linux的知識
指令就是你執(zhí)行的shell命令 比如我要運行php 輸入: php test.php 就會執(zhí)行 第一個php是執(zhí)行程序的名稱
一般命令
所謂一般命令,就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會執(zhí)行完的命令。比如 grep, cat 等等。 執(zhí)行命令的步驟是:連接,執(zhí)行,獲取結(jié)果
連接
連接包含了認證,可以使用 password 或者 sshkey 2種方式來認證。下面的示例為了簡單,使用了密碼認證的方式來完成連接。
import (
"fmt"
"time"
"golang.org/x/crypto/ssh"
)
func connect(user, password, host string, port int) (*ssh.Session, error) {
var (
auth []ssh.AuthMethod
addr string
clientConfig *ssh.ClientConfig
client *ssh.Client
session *ssh.Session
err error
)
// get auth method
auth = make([]ssh.AuthMethod, 0)
auth = append(auth, ssh.Password(password))
clientConfig = ssh.ClientConfig{
User: user,
Auth: auth,
Timeout: 30 * time.Second,
}
// connet to ssh
addr = fmt.Sprintf("%s:%d", host, port)
if client, err = ssh.Dial("tcp", addr, clientConfig);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 create session
if session, err = client.NewSession();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eturn session, nil
}
連接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提供登錄主機的 用戶*, *密碼*, *主機名或者IP*, *SSH端口
執(zhí)行,命令獲取結(jié)果
連接成功后,執(zhí)行命令很簡單
import (
"fmt"
"log"
"os"
"time"
"golang.org/x/crypto/ssh"
)
func main() {
session, err := connect("root", "xxxxx", "127.0.0.1", 22)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session.Close()
session.Run("ls /; ls /abc")
}
上面代碼運行之后,雖然命令正常執(zhí)行了,但是沒有正常輸出的結(jié)果,也沒有異常輸出的結(jié)果。 要想顯示結(jié)果,需要將 session 的 Stdout 和 Stderr 重定向 修改 func main 為如下:
func main() {
session, err := connect("root", "xxxxx", "127.0.0.1", 22)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session.Close()
session.Stdout = os.Stdout
session.Stderr = os.Stderr
session.Run("ls /; ls /abc")
}
這樣就能在屏幕上顯示正常,異常的信息了。
交互式命令
上面的方式無法遠程執(zhí)行交互式命令,比如 top , 遠程編輯一個文件,比如 vi /etc/nginx/nginx.conf 如果要支持交互式的命令,需要當前的terminal來接管遠程的 PTY。
func main() {
session, err := connect("root", "olordjesus", "dockers.iotalabs.io", 2210)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session.Close()
fd := int(os.Stdin.Fd())
oldState, err := terminal.MakeRaw(fd)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terminal.Restore(fd, oldState)
// excute command
session.Stdout = os.Stdout
session.Stderr = os.Stderr
session.Stdin = os.Stdin
termWidth, termHeight, err := terminal.GetSize(fd)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Set up terminal modes
modes := ssh.TerminalModes{
ssh.ECHO: 1, // enable echoing
ssh.TTY_OP_ISPEED: 14400, // input speed = 14.4kbaud
ssh.TTY_OP_OSPEED: 14400, // output speed = 14.4kbaud
}
// Request pseudo terminal
if err := session.RequestPty("xterm-256color", termHeight, termWidth, modes); err != nil {
log.Fatal(err)
}
session.Run("top")
}
gometalinter是一個go語言linter工具集,通過靜態(tài)代碼掃描,能夠找出代碼中潛在的問題。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么一句:在使用 map 時盡量不要在 big map 中保存指針。好吧,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聽過了:)為什么呢?原因在于 Go 語言的垃圾回收器會掃描標記 map 中的所有元素,GC 開銷相當大,直接GG。
這兩天在《Mastering Go》中看到 GC 這一章節(jié)里面對比 map 和 slice 在垃圾回收中的效率對比,書中只給出結(jié)論沒有說明理由,這我是不能忍的,于是有了這篇學(xué)習(xí)筆記。扯那么多,Show Your Code
這是一個簡單的測試程序,保存字符串的 map 和 保存整形的 map GC 的效率相差幾十倍,是不是有同學(xué)會說明明保存的是 string 哪有指針?這個要說到 Go 語言中 string 的底層實現(xiàn)了,源碼在 src/runtime/string.go里,可以看到 string 其實包含一個指向數(shù)據(jù)的指針和一個長度字段。注意這里的是否包含指針,包括底層的實現(xiàn)。
Go 語言的 GC 會遞歸遍歷并標記所有可觸達的對象,標記完成之后將所有沒有引用的對象進行清理。掃描到指針就會往下接著尋找,一直到結(jié)束。
Go 語言中 map 是基于 數(shù)組和鏈表 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的,通過 優(yōu)化的拉鏈法 解決哈希沖突,每個 bucket 可以保存 8 對鍵值,在 8 個鍵值對數(shù)據(jù)后面有一個 overflow 指針,因為桶中最多只能裝 8 個鍵值對,如果有多余的鍵值對落到了當前桶,那么就需要再構(gòu)建一個桶(稱為溢出桶),通過 overflow 指針鏈接起來。
因為 overflow 指針的緣故,所以無論 map 保存的是什么,GC 的時候就會把所有的 bmap 掃描一遍,帶來巨大的 GC 開銷。官方 issues 就有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討論, runtime: Large maps cause significant GC pauses #9477
無腦機翻如下:
如果我們有一個map [k] v,其中k和v都不包含指針,并且我們想提高掃描性能,則可以執(zhí)行以下操作。
將“ allOverflow [] unsafe.Pointer”添加到 hmap 并將所有溢出存儲桶存儲在其中。 然后將 bmap 標記為noScan。 這將使掃描非常快,因為我們不會掃描任何用戶數(shù)據(jù)。
實際上,它將有些復(fù)雜,因為我們需要從allOverflow中刪除舊的溢出桶。 而且它還會增加 hmap 的大小,因此也可能需要重新整理數(shù)據(jù)。
最終官方在 hmap 中增加了 overflow 相關(guān)字段完成了上面的優(yōu)化,這是具體的 commit 地址。
下面看下具體是如何實現(xiàn)的,源碼基于 go1.15,src/cmd/compile/internal/gc/reflect.go 中
通過注釋可以看出,如果 map 中保存的鍵值都不包含指針(通過 Haspointers 判斷),就使用一個 uintptr 類型代替 bucket 的指針用于溢出桶 overflow 字段,uintptr 類型在 GO 語言中就是個大小可以保存得下指針的整數(shù),不是指針,就相當于實現(xiàn)了 將 bmap 標記為 noScan, GC 的時候就不會遍歷完整個 map 了。隨著不斷的學(xué)習(xí),愈發(fā)感慨 GO 語言中很多模塊設(shè)計得太精妙了。
差不多說清楚了,能力有限,有不對的地方歡迎留言討論,源碼位置還是問的群里大佬 _
網(wǎng)頁題目:go語言掃描ssh go語言掃描器
網(wǎng)站路徑:http://www.chinadenli.net/article36/hihspg.html
成都網(wǎng)站建設(shè)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用戶體驗、軟件開發(fā)、服務(wù)器托管、移動網(wǎng)站建設(shè)、網(wǎng)站設(shè)計公司、
聲明: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內(nèi)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zhuǎn)載內(nèi)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quán)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轉(zhuǎn)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