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簡單了解mybatis攔截器實現(xiàn)原理及實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堅持“要么做到,要么別承諾”的工作理念,服務(wù)領(lǐng)域包括:成都做網(wǎng)站、成都網(wǎng)站設(shè)計、成都外貿(mào)網(wǎng)站建設(shè)、企業(yè)官網(wǎng)、英文網(wǎng)站、手機端網(wǎng)站、網(wǎng)站推廣等服務(wù),滿足客戶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郟縣網(wǎng)站設(shè)計、移動媒體設(shè)計的需求,幫助企業(yè)找到有效的互聯(lián)網(wǎng)解決方案。努力成為您成熟可靠的網(wǎng)絡(luò)建設(shè)合作伙伴!
例行慣例,先看些基本概念:
1 攔截器的作用就是我們可以攔截某些方法的調(diào)用,在目標方法前后加上我們自己邏輯
2 Mybatis攔截器設(shè)計的一個初衷是為了供用戶在某些時候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邏輯而不必去動Mybatis固有的邏輯。
自定義攔截器
/**
* mybatis 自定義攔截器
* 三步驟:
* 1 實現(xiàn) {@link Interceptor} 接口
* 2 添加攔截注解 {@link Intercepts}
* 3 配置文件中添加攔截器
*
* 1 實現(xiàn) {@link Interceptor} 接口
* 具體作用可以看下面代碼每個方法的注釋
* 2 添加攔截注解 {@link Intercepts}
* mybatis 攔截器默認可攔截的類型只有四種,即四種接口類型 Executor、StatementHandler、ParameterHandler 和 ResultSetHandler
* 對于我們的自定義攔截器必須使用 mybatis 提供的注解來指明我們要攔截的是四類中的哪一個類接口
* 具體規(guī)則如下:
* a:Intercepts 攔截器: 標識我的類是一個攔截器
* b:Signature 署名: 則是指明我們的攔截器需要攔截哪一個接口的哪一個方法
* type 對應(yīng)四類接口中的某一個,比如是 Executor
* method 對應(yīng)接口中的哪類方法,比如 Executor 的 update 方法
* args 對應(yīng)接口中的哪一個方法,比如 Executor 中 query 因為重載原因,方法有多個,args 就是指明參數(shù)類型,從而確定是哪一個方法
* 3 配置文件中添加攔截器
* 攔截器其實就是一個 plugin,在 mybatis 核心配置文件中我們需要配置我們的 plugin :
* <plugin interceptor="liu.york.mybatis.study.plugin.MyInterceptor">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LiuYork"/>
*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123456"/>
* </plugin>
*
* 攔截器順序
* 1 不同攔截器順序:
* Executor -> ParameterHandler -> StatementHandler -> ResultSetHandler
*
* 2 對于同一個類型的攔截器的不同對象攔截順序:
* 在 mybatis 核心配置文件根據(jù)配置的位置,攔截順序是 從上往下
*/
@Intercepts({
@Signature(method = "update", type = Executor.class, args = {MappedStatement.class, Object.class}),
@Signature(method = "query", type = StatementHandler.class, args = {Statement.class, ResultHandler.class})
})
public class My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
* 這個方法很好理解
* 作用只有一個:我們不是攔截方法嗎,攔截之后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呢?
* 這個方法里面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
* 解釋這個方法前,我們一定要理解方法參數(shù) {@link Invocation} 是個什么鬼?
* 1 我們知道,mybatis攔截器默認只能攔截四種類型 Executor、StatementHandler、ParameterHandler 和 ResultSetHandler
* 2 不管是哪種代理,代理的目標對象就是我們要攔截對象,舉例說明:
* 比如我們要攔截 {@link Executor#update(MappedStatement ms, Object parameter)} 方法,
* 那么 Invocation 就是這個對象,Invocation 里面有三個參數(shù) target method args
* target 就是 Executor
* method 就是 update
* args 就是 MappedStatement ms, Object parameter
*
*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我再舉一個需求案例:看下面方法代碼里面的需求
*
* 該方法在運行時調(diào)用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 {
/*
* 需求:我們需要對所有更新操作前打印查詢語句的 sql 日志
* 那我就可以讓我們的自定義攔截器 MyInterceptor 攔截 Executor 的 update 方法,在 update 執(zhí)行前打印sql日志
* 比如我們攔截點是 Executor 的 update 方法 : int update(MappedStatement ms, Object parameter)
*
* 那當我們?nèi)罩敬蛴〕晒χ螅覀兪遣皇沁€需要調(diào)用這個query方法呢,如何如調(diào)用呢?
* 所以就出現(xiàn)了 Invocation 對象,它這個時候其實就是一個 Executor,而且 method 對應(yīng)的就是 query 方法,我們
* 想要調(diào)用這個方法,只需要執(zhí)行 invocation.proceed()
*/
/* 因為我攔截的就是Executor,所以我可以強轉(zhuǎn)為 Executor,默認情況下,這個Executor 是個 SimpleExecutor */
Executor executor = (Executor)invocation.getTarget();
/*
* Executor 的 update 方法里面有一個參數(shù) MappedStatement,它是包含了 sql 語句的,所以我獲取這個對象
* 以下是偽代碼,思路:
* 1 通過反射從 Executor 對象中獲取 MappedStatement 對象
* 2 從 MappedStatement 對象中獲取 SqlSource 對象
* 3 然后從 SqlSource 對象中獲取獲取 BoundSql 對象
* 4 最后通過 BoundSql#getSql 方法獲取 sql
*/
MappedStatement mappedStatement = ReflectUtil.getMethodField(executor, MappedStatement.class);
SqlSource sqlSource = ReflectUtil.getField(mappedStatement, SqlSource.class);
BoundSql boundSql = sqlSource.getBoundSql(args);
String sql = boundSql.getSql();
logger.info(sql);
/*
* 現(xiàn)在日志已經(jīng)打印,需要調(diào)用目標對象的方法完成 update 操作
* 我們直接調(diào)用 invocation.proceed() 方法
* 進入源碼其實就是一個常見的反射調(diào)用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 target 對應(yīng) Executor對象
* method 對應(yīng) Executor的update方法
* args 對應(yīng) Executor的update方法的參數(shù)
*/
return invocation.proceed();
}
/**
* 這個方法也很好理解
* 作用就只有一個:那就是Mybatis在創(chuàng)建攔截器代理時候會判斷一次,當前這個類 MyInterceptor 到底需不需要生成一個代理進行攔截,
* 如果需要攔截,就生成一個代理對象,這個代理就是一個 {@link Plugin},它實現(xiàn)了jdk的動態(tài)代理接口 {@link InvocationHandler},
* 如果不需要代理,則直接返回目標對象本身
*
* Mybatis為什么會判斷一次是否需要代理呢?
* 默認情況下,Mybatis只能攔截四種類型的接口:Executor、StatementHandler、ParameterHandler 和 ResultSetHandler
* 通過 {@link Intercepts} 和 {@link Signature} 兩個注解共同完成
*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開發(fā)人員在自定義攔截器上沒有指明類型,或者隨便寫一個攔截點,比如Object,那Mybatis瘋了,難道所有對象都去攔截
* 所以Mybatis會做一次判斷,攔截點看看是不是這四個接口里面的方法,不是則不攔截,直接返回目標對象,如果是則需要生成一個代理
*
* 該方法在 mybatis 加載核心配置文件時被調(diào)用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plugin(Object target) {
/*
* 看了這個方法注釋,就應(yīng)該理解,這里的邏輯只有一個,就是讓mybatis判斷,要不要進行攔截,然后做出決定是否生成一個代理
*
* 下面代碼什么鬼,就這一句就搞定了?
* Mybatis判斷依據(jù)是利用反射,獲取這個攔截器 MyInterceptor 的注解 Intercepts和Signature,然后解析里面的值,
* 1 先是判斷要攔截的對象是四個類型中 Executor、StatementHandler、ParameterHandler、 ResultSetHandler 的哪一個
* 2 然后根據(jù)方法名稱和參數(shù)(因為有重載)判斷對哪一個方法進行攔截 Note:mybatis可以攔截這四個接口里面的任一一個方法
* 3 做出決定,是返回一個對象呢還是返回目標對象本身(目標對象本身就是四個接口的實現(xiàn)類,我們攔截的就是這四個類型)
*
* 好了,理解邏輯我們寫代碼吧~~~ What !!! 要使用反射,然后解析注解,然后根據(jù)參數(shù)類型,最后還要生成一個代理對象
* 我一個小白我怎么會這么高大上的代碼嘛,怎么辦?
*
* 那就是使用下面這句代碼吧 哈哈
* mybatis 早就考慮了這里的復雜度,所以提供這個靜態(tài)方法來實現(xiàn)上面的邏輯
*/
return Plugin.wrap(target, this);
}
/**
* 這個方法最好理解,如果我們攔截器需要用到一些變量參數(shù),而且這個參數(shù)是支持可配置的,
* 類似Spring中的@Value("${}")從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獲取
*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
* 如何使用?
* 只需要在 mybatis 配置文件中加入類似如下配置,然后 {@link Interceptor#setProperties(Properties)} 就可以獲取參數(shù)
* <plugin interceptor="liu.york.mybatis.study.plugin.MyInterceptor">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LiuYork"/>
*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123456"/>
* </plugin>
* 方法中獲取參數(shù):properties.getProperty("username");
*
* 問題:為什么要存在這個方法呢,比如直接使用 @Value("${}") 獲取不就得了?
* 原因是 mybatis 框架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獨立使用的框架,沒有像 Spring 這種做了很多依賴注入的功能
*
* 該方法在 mybatis 加載核心配置文件時被調(diào)用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Properties(Properties properties) {
String username = properties.getProperty("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properties.getProperty("password");
// TODO: 2019/2/28 業(yè)務(wù)邏輯處理...
}
}三個核心方法都加了詳細的注釋,而且結(jié)合案例需求說明問題
那么多文字不想行看,沒關(guān)系有概括
總結(jié):
1.在mybatis中可被攔截的類型有四種(按照攔截順序):
2.各個參數(shù)的含義:
2.1 type:對應(yīng)四種類型中的一種;
2.2 method:對應(yīng)接口中的哪類方法(因為可能存在重載方法);
2.3 args:對應(yīng)哪一個方法;
不知道能否幫助你理解,我的表達能力有限~~~
接下來我們看看 Plugin 類
package org.apache.ibatis.plugin;
/**
* Plugin 類其實就是一個代理類,因為它實現(xiàn)了jdk動態(tài)代理接口 InvocationHandler
* 我們核心只需要關(guān)注兩個方法
* wrap:
* 如果看懂了代碼案例1的例子,那么這個方法很理解,這個方法就是 mybatis 提供給開發(fā)人員使用的一個工具類方法,
* 目的就是幫助開發(fā)人員省略掉 反射解析注解 Intercepts 和 Signature,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源碼 Plugin#getSignatureMap 方法
*
* invoke:
* 這個方法就是根據(jù) wrap 方法的解析結(jié)果,判斷當前攔截器是否需要進行攔截,
* 如果需要攔截:將 目標對象+目標方法+目標參數(shù) 封裝成一個 Invocation 對象,給我們自定義的攔截器 MyInterceptor 的 intercept 方法
* 這個時候就剛好對應(yīng)上了上面案例1中對 intercept 方法的解釋了,它就是我們要處理自己邏輯的方法,
* 處理好了之后是否需要調(diào)用目標對象的方法,比如上面說的 打印了sql語句,是否還要查詢數(shù)據(jù)庫呢?答案是肯定的
* 如果不需要攔截:則直接調(diào)用目標對象的方法
* 比如直接調(diào)用 Executor 的 update 方法進行更新數(shù)據(jù)庫
*
*/
class Plugin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static Object wrap(Object target, Interceptor interceptor) {
// 省略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 省略
}
}貼一段網(wǎng)上的通用解釋吧:
Plugin的wrap方法,它根據(jù)當前的Interceptor上面的注解定義哪些接口需要攔截,然后判斷當前目標對象是否有實現(xiàn)對應(yīng)需要攔截的接口,如果沒有則返回目標對象本身,如果有則返回一個代理對象。而這個代理對象的InvocationHandler正是一個Plugin。所以當目標對象在執(zhí)行接口方法時,如果是通過代理對象執(zhí)行的,則會調(diào)用對應(yīng)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也就是Plugin的invoke方法。
所以接著我們來看一下該invoke方法的內(nèi)容。這里invoke方法的邏輯是:如果當前執(zhí)行的方法是定義好的需要攔截的方法,則把目標對象、要執(zhí)行的方法以及方法參數(shù)封裝成一個Invocation對象,再把封裝好的Invocation作為參數(shù)傳遞給當前攔截器的intercept方法。如果不需要攔截,則直接調(diào)用當前的方法。Invocation中定義了定義了一個proceed方法,其邏輯就是調(diào)用當前方法,所以如果在intercept中需要繼續(xù)調(diào)用當前方法的話可以調(diào)用invocation的procced方法。
這就是Mybatis中實現(xiàn)Interceptor攔截的一個思想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創(chuàng)新互聯(lián)。
網(wǎng)頁標題:簡單了解mybatis攔截器實現(xiàn)原理及實例
文章分享:http://www.chinadenli.net/article16/isjgdg.html
成都網(wǎng)站建設(shè)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軟件開發(fā)、營銷型網(wǎng)站建設(shè)、微信小程序、用戶體驗、動態(tài)網(wǎng)站、建站公司
聲明: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內(nèi)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zhuǎn)載內(nèi)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quán)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轉(zhuǎn)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